■史忠平博士
上一期我们分析了王羲之《说点章第四》中对“点”的第一个比喻——“似大石之当衢”。本期我们来说说他给“点”的第二个比喻——“如蹲鸱”。
“鸱”是指鹞鹰、猫头鹰一类的鸟。如果查阅相关文献,就会发现凡与“鸱”字关联的词汇,大都有一种性情凶猛、相貌凶恶的解释。用今天的话来说,“鸱”就是鹞鹰、猫头鹰一类的中型猛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静制动,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
王羲之说有些“点”就好比蹲踞的猛禽。我的理解有四点:
其一是说安静的状态。蹲踞而不飞翔,必然是静态的;
其二是说有一种肃穆的气象。一只性情凶猛、相貌凶恶的猛禽,静静地蹲在那里,无疑给人一种阴森可怖和庄严肃穆的感受。而这种肃穆与其安静的状态相结合,就会构成王羲之暗示的“点”的静穆的审美内涵;
其三是说有一种内在的、一触即发的力量。蹲踞的猛禽,表面上平静,但随时都准备着攻击猎物。也就说,“蓄势待发”也是王羲之暗含的意思之一;
其四是说有一种组合关系。因为像“鸱”这样的猛禽一般会蹲踞在山石或树干上,而它自己的身体与地面、山石、树干所形成的视觉形象,对应在书法上,就是一种点画关系。例如《兰亭序》中的“管”和“崇”字,宝盖头都有一个巨大的“点”穿插在横线上,从形象上类似于蹲踞在地面或树干上的猛禽。但“管”字中的“点”取斜势,如“鸱”蹲踞地面(图1-1、图1-2、1-3)。“崇”字中的“点”则取竖势,如“鸱”蹲踞于树干(图2-1、图2-2、2-3)。其实,这种审美意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在王羲之之后很多书法家的字例中也很普遍(图3-1、图3-2)。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和信息传播手断,影响极为深远,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聪明才智。从结绳记事到现代的汉字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留存于岩画和龟甲、牛骨上,这些文字最早以画的形式出现,到象形文字、再到大篆、小篆、隶书、行草、楷书、宋体等的字体演变,载体和传播途径上从画、刻、铭、书写、印刷、到今天的数字化的变迁。由这些文字衍生的书法艺术,长盛不衰,今天,书法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但作为书法艺术本身却充满着无限的魅力仍然不断的被传承和发扬广大。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自然、回到中国文字形成的源头,去探究中国古老的文字是怎么形成演变的。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教授通过图文比对从文字的创造、形成、发展、演变作了专门的演究和梳理,厘清中国文字的的历史脉络,让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将为我们传承、研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鑫报大西北网将连载史忠平博士的研究成果《书法与自然》。请广大读者观注。
相关阅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博士《书法与自然》之观物取象(四)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博士《书法与自然》之观物取象点(一)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博士《书法与自然》之观物取象点(二)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博士《书法与自然》之观物取象点(三)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博士《书法与自然》之观物取象点(四)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