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屯城 乌鲁木齐第一座屯城(图)

时间:2013-03-01 21:39来源:天山网 作者:范伟花 点击: 载入中...

 

1943年迪化南门街道


  任何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乌鲁木齐也不例外,人们总是顺着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试图还原这座城市。


  看看一百年前、两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面貌,那个年代这片土地上的人是如何生活的,我们脚底下的这片土地又有过怎样的辉煌。


  稍微关注些历史的人都知道乌鲁木齐的名字曾一度被改动,甚至于现在很多老人在讲起1884年至1954年的历史时,依然习惯性地称乌鲁木齐为“迪化”。


  清朝乾隆时期以后的乌鲁木齐可以用两城六堡来概括,两城即仅存在九十二年的巩宁屯城和南关屯城(又称迪化屯城),而六堡中的宣仁堡位于如今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与农机厂之间,现在的二工一带是怀义堡,三工一带是乐全堡,四工一带是宝昌堡,水磨沟附近是惠徕堡,米东区则是屡丰堡,这些屯城和土堡都有着自己的社会分工,它们按照自己的分工,推动着乌鲁木齐的发展。


  走在街上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历史的痕迹依然残存。以“北门”这个名称为例,当年南关屯城北门的位置就是现在乌鲁木齐市解放南路新市路十字路口处。除此之外,今天的解放南路与龙泉街、山西巷交会处的十字路口就是南关屯城的南门,现在这个地方依然沿用了“南门”这个称呼。


  南关屯城是乾隆年间除巴里坤之外,新疆建筑最早的一个土城。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南关屯城在修建时依然是作为一个军事防御城堡、以发展农业为目的来建设的,准噶尔大汗吉噶尔藏多尔吉率众投诚后三年,清朝为了巩固军事上的胜利,治愈战乱造成的创伤,实行垦种与外藩贸易的需要而修建此城。


  南关屯城初建时极为草率,规模很小,它最初的具体位置就在现如今的乌鲁木齐市解放南路新市路十字路口以南,龙泉街及山西巷子以北,周长只有0.82公里,是占地0.04平方公里的屯城。


  四年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至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清朝名将吴士胜率领两百四十名绿营官兵,在建造阜康营房的同时,对南关屯城进行了补建,增添了东惠孚、西丰庆、南肇阜、北憧惠四个城门,并将城墙加高至5.5米,厚至3.4米。通过这次补修,乾隆将南关屯城命名为“迪化”。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于此城以北修建了“迪化新城”,原来的南关屯城就称为“迪化旧城”。


  1773年,为了便于管理,统一将“迪化新城”和“迪化旧城”并称为“迪化汉城”,但由于习惯上的称谓,很多人依然沿用“南关屯城”的叫法。


  五年后,南关屯城就“街市房屋,渐加稠密”,乾隆中期,此城已由农业转向商业城镇,据资料记载,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已经有五百余间店铺,向清政府缴纳租税,至乾隆末期“南关厢长二三里,买卖商贩市肆犹如都会”,原南门派出所后面的“老马市”,在乾隆年间就是与哈萨克族商人换马的地方,当时塔城的黄金,和田的玉石,鄯善、吐鲁番的皮张以及牲畜都集中在这里进行买卖。


  长此以往,南关屯城成为乌鲁木齐土特产发售的地方,商栈伙房比比皆是。地毯、桑皮纸、土布、丝绸、毛皮、药材等土产尤为畅销。许多皮坊、染坊、糖坊、磨坊、粉坊、油坊等民族手工产业作坊都集中于此。现在的南门一带依然是商铺林立,集中做生意的地区。


  南关屯城的建立,使清政府重新调整了巴里坤与乌鲁木齐的军事地位,为乌鲁木齐成为后来新疆的省会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乌鲁木齐市民祖传挂毯印神秘文字 欲寻破解之人
  • 乌鲁木齐红庙子溯源
  • 柴窝堡湖畔:乌鲁木齐最早的人类栖居地
  • 民国年间的新疆外国洋行
  • 新疆军民齐心抗洪魔
  • 解放前的乌鲁木齐电影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