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有这样一个海归“天团”
百年前上海黄浦江畔的码头上,人头攒动。一批批青年,先后登上远赴法国的轮船,对未来憧憬而又忐忑。
在法兰西的那些岁月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920年,从法国寄往中国的信中,有人写道:“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回信者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次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写信者,是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回信者,是毛泽东。
另一名留法青年在《伍的誓词》中记录道:“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他,是周恩来。
还有人这样回忆:“我在法国待了5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4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他,就是邓小平。
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赵世炎……
百年前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暮霭沉沉。正是这样一批人,选择走上一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荆棘长路。
他们要在当时更加先进的欧洲社会中,探寻救国真理;
他们要学习科学技术,为当时的中国谋一条希望之路;
是什么让他们坚定选择了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终生?
留法勤工俭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看完视频,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