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要不走过场,真正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公平博弈的平台,形成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电价方案,这样才能实现阶梯电价的初衷
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6月份将在全国推行,目前,各地已在陆续举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针对阶梯电价“只升不降”的质疑,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居民阶梯电价原本在设计上就是有升有降的,并非只升不降。(5月9日《人民日报》)
实施阶梯电价是大势所趋,也是电力体制改革最关键、最敏感的部分。电价是能源、发电、输电等各环节与普通消费者连接的纽带,也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东西。与一刀切的电价相比,阶梯电价的好处显而易见。根据用电量多少,对电价实行结构性浮动,既能合理反映供电成本,推动用户合理、节约用电,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能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在世界范围内,阶梯电价为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也是相对更为公平合理的一种计价方式。
实施阶梯电价,也是舆论呼吁已久的好事。但是,好事能否办好,公众是否买账,还要看阶梯电价方案是否合理,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真正起到促进节约用电的目的。电价与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在已经准备开展电价听证的地方,公众参与的热情似乎并不高,而且存在不少担心。有幸被选中参加广东电价听证会一位消费者代表就明言,请大家不要期望过高,因为这个听证会还会是“听涨会”。
归结起来,公众的疑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阶梯电价会不会变成变相涨价?按照发改委公布的方案,80%的居民用电价格保持不变,超出部分则要提高电价,然而,粗略一句“有升有降”,确也难以消除民众的疑虑。到底是不是总体电价有所上浮?如果确有所上浮,上浮的幅度是多少,上浮这么大的依据是什么,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不妨实事求是地摆出来,公之于众。如果涨幅适度,科学合理,相信民众也不会有太大意见,比明明涨了还遮遮掩掩,或说没涨更能取得民众的理解。
第二,基础电量即第一档电量定多少才合适?这对阶梯电价能否顺利推行,显得非常关键。如果定得太低,很容易就被超过,则会有不少民众遭遇“被涨价”;定得太高,又达不到鼓励节约的目的。此外,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家庭之间,用电量差别很大,因此很难制定出一个统一标准。每档电量确定为多少、按人均计费还是按家庭计费,应成为各地电价听证的核心议题。应该采集科学的原始数据,数据要有公信力,要能真实反应本地区居民用电基本情况,而不是电力部门说多少就多少。
第三,阶梯电价会不会加剧通胀,影响民生?按照电力部门的说法,我国电价长期在低位运行,随着发电成本的上涨,电价提高已是大势所趋。但水、电、煤气等作为影响民生的公共资源,如果像普通商品一样全面涨价,必将加重居民负担,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影响民生稳定。因此,电价调整必须考虑电力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发改委、物价局等价格主管部门要及时跟进监督各地阶梯电价的具体实施,防止有些地方玩弄数字游戏,变相大面积大幅涨价,进而加大通胀压力,伤害民生,损害阶梯电价政策的公信力。
阶梯电价方案的听证,主要由发改委、物价局等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但电力企业尤其是电网公司也不应袖手旁观,更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听证会要不走过场,真正成为不同利益群体公平博弈的平台,形成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电价方案,这样才能实现阶梯电价的初衷,减少执行的阻力。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直接受益方的电网公司,最应该做的,就是提供更准确合理的供电成本和财务收支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样交付听证的电价方案才能有根有据。哪怕最后非涨不可,也能涨得让人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