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兰州的城市规划尚未确定。但建设滨河风致路的构思已形成,当时的建设委员会发布公告,规定黄河沿岸150米范围内,不得修建任何建筑,而要修建滨河风致路。
1
2000年3月初,兰州市人民政府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向市人民表大会提交了《关于黄河兰州市区段四十公里风情旅游线规划建设和整治管理的议案》,计划从2000年开始全面规划、逐步建设黄河兰州市区段四十公里风情旅游线,并加强整治管理工作。
2000年3月15日,兰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黄河兰州市区段四十公里风情旅游线规划建设和整治管理议案的决议》。
兰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黄河兰州市区段四十公里风情旅游线规划建设和整治管理议案》。
会议认为,规划建设和整治黄河兰州市区段风情旅游线,这既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项目,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议案提出的整体构想和实施步骤,抓紧抓好这条风情旅游线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分步实施,2000年先从城关黄河 大桥至七里河黄河大桥开始,力争在五年内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要认真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依法加强整治管理工作,使黄河兰州市区段真正成为一条独具特色的风情线。
根据市人大决议和市人民政府部署,市规划局向全国着名的高等学府和专业机构发出黄河风情线规划方案邀标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5月均提出各自的规划方案。在充分吸取这4部方案的基础上,市规划局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编制最终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于2001年7月完成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市规划局广泛征询全市各界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并以书面文件形式送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因而,最终方案充分体现了兰州市民的意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编制的最终方案《黄河兰州市区段及其两岸地区规划设计》,基于兰州城市"两山一川"的骨架,结合兰州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西域文化特色,提出"飞天锦带串明珠"的设计构想,以黄河为飞天锦带的主构架,以山为依托,以水为伸展,以城为明珠,形成"一水双珠,六区两城"的规划空间总体构架。
规划范围西起西固区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南至南滨河路红线以南100米,北至北滨河路道路红线以北100米,南北平均宽度约600米,东西长约38.4公里,规划面积为27.44平方公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及设计本身的要求,局部地段向南北有所拓展。
"一带双珠,六区两城"构架的设计为:
一带----一带黄河水,贯穿兰州城,构成城市主脊,是兰州城市形象的主轴线。
双珠----黄河明珠:城市中心区,代表了二十世纪的历史沧桑与建设发展。世纪明珠:世纪新城区,代表了新世纪的城市新形象,西部大开发的飞速发展,未来城市的新理念。
六区-----规划自西向东分黄河兰州段为六个不同特色的功能区。六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为:
金城关旅游文化区: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西起金城关遗址,东至白塔山,全长500米,用地狭长,纵向山体地形陡峭。在完成40公里黄河风情线总体设计后,兰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0年10月完成修建性设计方案。
金城关是兰州久负胜名的关隘,始建于汉代,扼通甘、凉、肃州之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沿关楼而上,依山就势,凿石建庙,直达山顶之金山寺。其下至铁桥北端,市民聚集,商店、饭馆、茶楼鳞次栉比,十分繁华。其建筑群至清代逐渐废圮,关楼亦于1942年拓修甘新公路时拆毁。现在除几家单位、少数店铺和两处清真寺外,多为密集的一、二层居民住宅。
金城关文化旅游区是最能体现兰州山水城市特色的十分典型的地段之一,因此,规划首先要注意的是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考虑要先于经济效益。建成后的小区应是一个山、水、路相融贯,绿化、建筑、小品相结合,具有兰州特色,能突出反映兰州城市风貌的重要景区。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提出具体设计方案。
黄河广场地区:"规划用地位于中山桥南端,用地1.2公顷。地理位置十分突出,是兰州的城市敏感区。规划的黄河广场是一座集黄河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广场,是体现现代兰州风貌的城市形象标志(舞台)。规划立足于反映现代兰州城市风貌,并映射出古老的黄河文化。力求创造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优质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滨水开阔空间,创造一个新的城市共享空间,改善黄河两岸的滨水景观,增强黄河沿岸景区的活力和吸引力,形成过去与现代城市文明的交会点。
世纪新城区:兰州市呈带状团组分布,城市生活中心集中于城关中心区,形成了规划中所说的"黄河明珠",代表着二十世纪兰州城市的历史沧桑与建设发展。但城关中心区交通极为拥挤,建筑密度高,人地矛盾大,交通负荷重,中心亟待扩展,而且城关中心区位于兰州市区东部,使得城市生活中心与城市重心远远偏移,给西固、七里河、安宁的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给兰州本已梗阻的东西交通增加了大量额外压力。针对这些因素,规划从因势利导,改善并发展兰州自身传统优势,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展现自身风貌并争取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桥头堡,结合改善兰州城市发展现有弊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机能体并创造出一个清晰的城市构架这一总体思路出发,大胆提出规划兰州世纪新城,建立市级副中心的构想,形成兰州新世纪的象征。
世纪新城的位置选定在七里河、西固、安宁三区相交的营门滩、马滩和崔家大滩地区。这一地区于黄河兰州段"S"形大转弯处,水文、自然景观丰富,地势平坦且主要为农村住房和荒地,世纪新城建于此处,可依托七里河、西固、安宁三区,既可利用西固的工业基础,又能发挥安宁区的文教、科技优势,还能借助七里河区轻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便利的条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与吸引力。同时与东部城关中心区东西遥相呼应,使兰州的城市发展从单位极化走向多元化,以保持城市平衡发展。
世纪新城的规划目标是造就一个21世纪的都市副中心,并使之成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个性的有机山水城市的副中心,展现兰州新世纪中所代表的城市新貌。主副,新旧中心互相联系,交相呼应,共同促进兰州的新发展。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