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含情说黄河

时间:2013-09-23 10:18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黄河

 

  1


  黄河同我有着天然的缘分,我的出生地古城汴梁北门外不远的地方,就是黄河柳园口。在我十八岁那年,依依告别黄河,随解放大军南下,来到长江之滨的大武汉。在这儿待了一年多,掉头走北闯西,落户在黄河直穿城池的甘肃兰州,挨着它一住就是二十年。这期间,我凭着新闻记者的铁脚板儿,到过黄河源头青海,游走过黄河河套地区,还去过黄河的入海口山东……黄河啊,我在您的摇篮里成长,您又看着我走了半生的路程,我和您之间有一个扯不散的浓浓情结。


  黄河,被称做我们文明古国的文化摇篮扬名全世界。但是,它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浩劫和灾难,在有史料可考的三千多年历史上,决口泛滥竟达一千五百多次,由此造成的灾祸真是罄竹难书。举其中一例,明崇祯十五年,黄河决口闯进古都开封,全城三十七万人被淹死三十四万,惨啊!从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把治理黄河当做神圣的事业,世世代代和黄河的灾害进行顽强的抗争,但他们都无法征服黄河,发出"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哀叹!记得那是1950年,在印度举行的国际防洪会议上,有学者悲观地预言,人永远不能征服黄河,几千年之后,中国华北大平原有可能变成沙漠。


  新中国的建立,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天让我国各族人民欢呼兴奋: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拉开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宏大水利工程的序幕。建设者们快马加鞭,几个关键工程的设计相继完成,1957年4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紧接着在这之后的1958年9月27日,黄河上游的两大水电站--刘家峡和盐锅峡,同时开工了。这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次莫大的荣幸,《甘肃日报》将我派往工地常驻,报道这一全国人民为之瞩目的治黄工程。我采访的第一站是盐锅峡,它在刘家峡下游30公里处,在黄河综合利用规划中列为第十梯级,拦河坝建在坡陡流急的十八坎地段,坝长320多米,坝高53米,装机容量40-50万千瓦,属大型水电站。1959年4月24日开始截流,在缺少施工机械主要靠人工的条件下,从开始截流到合龙,仅用36小时,用"神速"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之后我将采访重点转移到刘家峡。刘家峡水电枢纽工程的规模和气势,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浩浩荡荡的黄水,流入甘肃省的永靖县境,绕过县城,朝西北奔流十七公里,涌入了刘家峡。这个长约十二公里的峡谷,两边高山耸峙,澎湃的黄水被四五十米宽的河道约束,好像被激怒了的雄狮猛虎,左右冲撞,惊险无比。就在这深邃狭窄的峡谷里,一万多名建设大军要建设一座巨型的水电站。这项工程完工后,控制流域面积172,000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23.3%.在当时来说,它的单位机组容量超过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地下厂房宽25米、高56米,比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厂房--加拿大季马诺地下厂房的规模还大;导流隧洞直径为14米,长683米,和美国的包尔德、印度的巴克拉导流隧洞相似。在导流隧洞完工以后,截流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挥刀腰斩黄河了。刘家峡截流距今半个世纪了,但那大战黄河激动人心的场面,对我这个亲历者来说仍历历在目,这里我再现这项宏大工程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


  当我们要从根本上扭转黄河历史的时候,有什么能比眼前刘家峡征服黄河战场的情景更能激动人的心弦!


  截流战斗的第一回合,是导流隧洞伏黄河,战斗就在隧洞的进水口。


  1960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峡谷右岸的山峰上亮起了三盏红灯,这是导流隧洞进水口准备大爆破的信号,喧嚣热闹的河谷,蓦地变得沉静起来,只能听见怒涛冲击山岩的吼声。人们焦急地等待着,因为只这一炮,就能炸出一条地下黄河来。零点五十分,一声巨雷般的轰鸣,地动山摇,护着隧洞口的草土围堰和坚石被炸得粉碎。这时,黄河水被爆炸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夹着晶莹的冰块,扑跌下来,咆哮着,翻腾着,但是它被迫听从人的指挥,涌进建设者们在左岸大山里为它开凿的一条六百八十三米长的地下河道--导流隧洞,于是,地下黄河瞬间形成了。从上游浩浩荡荡奔流下来的黄水,流到导流隧洞跟前,便被它那张"虎口"吞去大半,坝址一段河道的流水不像过去那样湍急了。


  截流战斗的第二回合,就是堆筑戗堤堵死黄河了。是把黄河驯顺,还是让怪戾的黄河把戗堤冲垮,这是一场比第一回合更为艰巨的斗争!


  几十吨几十吨的块石,一车一车的"葡萄串",向大河里一个劲儿倾泻,河水被砸得飞溅起高大的浪花。


  截流指挥部,就设在现场左边的石崖上,指挥台俯临戗堤。三十多辆自卸汽车依着从这里发出的命令,从峡谷口外的料场装上抛投物,奔上左岸的下坝公路,开到尽头,抛筑直插对岸的戗堤。


  节节向河心进占的戗堤上,进占突击队员个个生龙活虎,他们脚下是淘刷着堤根的狂流,身边是鸣笛开路的推土机和抛石汽车,在夹道里他们钻来钻去,把一大筐一大筐的黄土,倒在刚刚堆筑起来的戗堤上,为车辆抢修道路。在这里,突击队员们顺应着指挥人员的呼喊,和推土机联合作战。


  进占突击队,是从开挖团选拔出来的劲旅。在一个月以前,就是他们在黄河的激流里,筑了一条防护导流隧洞进水口的围堰,创造了在深水中做草土围堰的伟绩。


  2


  用草和土把水深浪高的黄河拦住,真是不容易啊!围堰顺着水进占了五米,再往前进就困难了,河床是一比一的坡度,水深七米到十米,流量五百多秒公方。一次,刚铺上三万斤草,一个浪头涌过来,把这些草给夺走了。工人缓过一口气,继续朝河里铺草,但是,无论你多大的草捆,放到几乎像墙壁那样陡的河床上,是怎么也立不住脚的。一连几个钟头,围堰毫无进展,怎么办?这些和黄河打了一年多交道的人们,个个愁上心头。他们在冥思苦想中,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在岸上用麦草和土卷了几个一头粗一头细的大草把,用绳子系着,大头靠下,沉到河里。于是,河床坡度被大大减低了,进占又开始了。快要合拢的时候,黄河被激怒了,接连几个翻腾,围堰被掀个大张口,眼看整个围堰就要顺流而下。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工人们是那样的英勇,他们不后退一步,坚守在浮动着的围堰上,身边响着雷鸣般的巨浪。个个心里都清楚,要是不采取紧急措施,撤下来,围堰就完了。他们齐声高喊:"同志们,围堰跑不了,快,往上压土!"背满了土等在岸上的几百工人,像接到战斗命令一样,猛扑到围堰上,狠命地往上压土,渐渐的,围堰回落下去。他们经过八个不眠的日日夜夜,经过了十一次失败,在滚滚的大河里沉去五十万斤麦草和两万方土,修筑起一条拦堵黄河的草土围堰。现在,他们组成一支进占突击队,又来和黄河开战了。


  戗堤愈往河心里插,河道愈窄,河水流得愈快,戗堤上下游的落差愈大,河水的冲击力就愈凶、愈恶,猛冲过来的浪头,一下子就想把戗堤冲垮。从远古以来,黄河就打从这里奔流,现在建设者要黄河献出河床来,它是拼着命和你决斗的。保住不断向前延伸的堤头,是一场连续而顽强的攻坚战。决定胜利的是时间,进攻的速度加快了。汽车开到戗堤左端的调车场,一个倒退就到了戗堤尖端,把石块直接卸到河里。在右岸,工人把块石顺着铁轨溜到河里,和机械化进占的左岸一起夹击黄河。


  在峡谷口外的料场上,紧张的程度和龙口不相上下。截流汽车的屁股刚调进人工装料台的架子下面,"咣当"一声就装满了,不让汽车空等一秒钟。电铲挥舞着它那强劲的铁臂,准确地把块石泻进车斗里,装十几吨块石只要一分零四秒!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高台:祁连山下万亩花海正缤纷
  • 在兰州触摸罗马千年印记
  • 【溯源甘肃】历史上的河西走廊
  • 《航拍中国》第二季之甘肃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 甘肃天水市两处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
  • 甘肃山丹:五万人分享 “牛娃子饭”喜过冬至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