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带,过去的日常食俗中,主食是糜子、谷子、高粱、玉米,辅以荞麦、扁豆、莜麦等。上世纪50年代以后,种植结构逐渐变化,杂粮面积逐渐缩小。60至70年代,主食以玉米、高粱为主。80年代以后,变为常年以小麦为主食,辅以糜子、谷子、玉米、大米等,基本不吃高粱,荞麦、莜麦、扁豆成为稀有的调剂食物。受地域条件的影响,境内居民日常饮食一般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但在西北路一带偏远艰苦的农村,旧时多每日两餐,上午约9点、10点吃早饭,称“吃干粮”;黄昏时吃晚饭,称“吃晌午”(念“商务”),农忙时中午加一顿面条,称饭。“干粮”多以馍、菜、酸菜汤、咸菜为主,午饭为面条,晚饭以浆水面为主。在东南路一带,农民则“早上馓饭饭,晚上打搅团”,中午吃杂粮面条。小麦面粉只在年节时用来改善生活。群众中流传着“蒸馍馍过年吃”的说法。现在,城乡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一日三餐,除午餐仍保持小麦粉面条外,早、晚两餐的膳食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大米也逐渐成为主食品种之一。日常面食主要是以小麦粉制作的面条、面片,或蒸馍、烙饼、锅盔之类;用玉米等杂粮面粉制作的面条(本地人称为根根、寸寸、截截等,取面条短之意),或馓饭、搅团、疙瘩、面鱼、拌汤、干炕馍、发糕(即甜馍,也有称“耙把”者)之类。最传统的家常便饭是浆水面。当地人称为“酸饭”。用来调饭的酸菜是每家必备之品,吃“捞面”(即长面)时,将酸菜中清亮酸酸的酸汤(即浆水)调于面中,谓之“浆水面”。把调了酸菜的面糊汤称为“酸拌汤”,也是主要的家常便饭。副食主要是蔬菜、肉类、蛋类等。常年蔬菜以马铃薯(洋芋)、酸菜为主,其次是白菜、萝卜等。上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活跃,食用蔬莱的种类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除以上几种蔬菜外,莲花菜、西红柿、黄瓜、豇豆、笋子、刀豆、葱、蒜苗、蒜薹、韭菜、茄子、辣椒、芫荽、豆芽、菜瓜、南瓜、冬瓜、蘑菇、豆腐、粉条等菜蔬,都是主要的副食。当地人历来有食用时令野菜的习惯,如香椿、乌龙头、蕨菜、苦苦菜、苜蓿等。本地瓜果传统食用的主要是梨、杏、桃、柿子、李子、核桃、西瓜、甜瓜、脆瓜、软美等。现在苹果成为瓜果之首,樱桃、草莓、栗子等也成为重要的时令水果。以前,农村生活较为艰苦,鸡蛋是农民用来换取油、盐、酱、醋等生活零用品的“小金库”,除非招待贵重客人,平时舍不得食用。现在,鸡蛋已成为城乡人们食用的主要副食营养品。肉食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比较缺乏,农民家庭一般是年初购进一头猪仔,喂到腊月便宰掉,将全部肉炒成臊子,腌制起来,供来年食用。现在市场极大地丰富,新鲜肉食品随时可以买到,农村家庭自养自宰的情况已逐渐减少。旧时农村宰猪时流行一种习俗,凡宰畜之家,取新鲜肉一块,切成肉片,做一锅烩菜,给邻居每户端一碗烩莱,名曰:“尝鲜”,颇具古风。日常进食时,还有较严格的规矩,农村尤盛。进食时,尊老爱幼,第一碗饭先端给家中的长者吃,主妇一般不上桌吃饭,讲究男女不同席。招待客人时,请客人上炕,炕上放一张20公分高的小“炕桌”,主客就炕桌用餐,一般不在地下用餐,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也逐渐流行起在地下摆饭桌用餐的习惯。男女不同席的陋规也随之消失。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