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先生与夫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说人生没有完美,总会出现一些坎坷,甚至不幸。那些活跃在文坛上的大文人,一不小心也会美中不足,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事。
汪曾祺没吃过苦瓜
汪曾祺在《采薇》短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所以汪曾祺写了不少关于"吃"的文章,比如《豆腐》、《手把肉》、《韭菜花》等。
有一次,汪曾祺说:"世上没有我不吃的东西。"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外地人一提起"苦肠丸子"就想吐。汪曾祺却视"苦肠丸子"为山珍海味。"苦肠丸子"是云南傣族的一道特色小菜,主要成分是由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青草做成的。再比如,有一种硬壳虫,黑色,形状似金龟子。这种昆虫在昆明的柏树林里飞来飞去,随处可见。汪曾祺弄来,撕去昆虫的翅膀,放在铁锅里干炒。汪曾祺说:"撒上花椒盐,就酒下饭再好不过了。"
遗憾的是此前汪曾祺偏偏没吃过苦瓜。苦瓜在北方叫"西葫芦",在南方,特别是江苏兴化和高邮这一带叫"癞葡萄".小时候,汪曾祺在家乡高邮见过苦瓜,自家的园里也种过苦瓜,可是那不是为了吃。把苦瓜当做菜,汪曾祺还没吃过。那次,在西南联大有个同学就想恶搞一下汪曾祺。那个同学笑嘻嘻地把汪曾祺带到了一家小饭馆。两人找个位子坐下来后,就听那个同学说:"上菜啦,凉拌西葫芦!"堂倌就把"凉拌苦瓜"端上了桌。瞧着那西葫芦的心儿,红红的,像个血饼子,汪曾祺心里感叹:这不是癞葡萄吗?癞葡萄,苦啊,不好吃。可是那个同学接着说:"上菜啦,炒西葫芦!"堂倌又端上了一盘"炒苦瓜".最后又上了碗苦瓜汤。汪曾祺看着这一盘盘用苦瓜做的菜,愁眉不展。可是,汪曾祺咬咬牙,还是吃了。
后来,汪曾祺由苦瓜联想到文学创作的问题,说:"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苦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徐志摩生前爱说晦气话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据说,济南那天天气并不坏,而山(党家山)是济南城南的一座小山,才一千多米。飞机经过泰山都平安无事,到了济南怎么就发生意外了呢?当时驾机的飞行员一是正驾驶王贯一,一是副驾驶刘职炎。此前王贯一女儿要出嫁了,头天晚上,王贯一忙着给女儿准备嫁妆。他办完了女儿的嫁妆,又和亲戚朋友打麻将,直到天亮。所以王贯一驾机的那天精神太差,老是打哈欠。飞行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致飞机在快要降落时撞在了济南党家山上。徐志摩不幸罹难,是命中注定还是巧合所致?
不过有一点不能忽略,也就是徐志摩生前常把晦气话挂在嘴边。有一次,他对叶公超这样说:"我相信雪莱最美的时候,就在他最后知觉的刹那间。" 1822年雪莱渡海遇风暴,不幸船沉溺死,时年三十岁。徐志摩因雪莱的死悲伤不已,心中老是念念不忘,甚至羡慕雪莱的这种死法。
其实,在徐志摩的一些作品里也流露出了这种情绪。比如徐志摩在《卞昆冈》剧本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可爱的阿明临死时,瞎子弹着三弦,这样唱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射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晦气话是人心情沮丧时候的外在表现和流露,会毒化你的感官,会损伤你对美好生活的精细体验。徐志摩真的如雪莱一样,在最后知觉的刹那间,留下了美,留下了人们的唏嘘不已。
萧乾不知道自己的生辰
着名作家萧乾曾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做编辑。1936年他在为自己的《栗子》小说集写的序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先得承认我的爸爸是个稀有的怪人。我不曾有运气见过他。在我刚见天日的时候,他便咽了气。"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萧乾是个遗腹子。
还在他小的时候,萧乾把姑姑气急了,姑姑开口说:"你这暮生的孩子!"那时萧乾已经在北京新太仓的一座庙宇里读私塾,可是不明白这"暮生"是什么意思,问了好几个年长的人他才明白自个儿是在他父亲去世后出生的。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呢?具体日期,萧乾仍是一头雾水。
萧乾父亲去世以后,萧乾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就到富人家打工,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正在上小学的萧乾就格外想念母亲。有一回放学,萧乾跑到母亲打工的人家大门口。他母亲发现了,就找个机会偷偷地跑出来搂萧乾一下,塞几个钱给他。所以更多的时候,萧乾一个人在家,或在校,完全是个没人管的孩子。有一次他调皮,把姑姑又惹急了,姑姑又骂他。这回骂他是个"午日鸡".当时萧乾也不知道这个"午日鸡"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自己属鸡,是在己酉年即宣统元年腊月十七日午时出生的。
姑姑骂萧乾,骂出的生辰都是阴历日期。可是阳历如何呢?萧乾不得而知。当时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宣统在满洲里做了日本的伪皇帝,民不聊生,萧乾更找不到阴阳历对照表。所以他对自己的阳历生辰一直不知晓。
1979年10月,萧乾出访美国,出访之余,他来到耶鲁大学张充和家里。萧乾跟张充和的丈夫、汉学家傅汉斯说:"我只知道自个儿阴历生辰,却不知道自个儿阳历生辰。"傅汉斯就把书架上的阴阳历对照表取下来帮萧乾查找。萧乾这才知道自己的阳历生辰是1910年1月27日。当时萧乾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