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明代张氏家族墓发掘19座古墓 小妾墓室简陋

时间:2013-02-01 09:11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赵争耀 点击: 载入中...

  1月20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高陵明代张氏家族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迄今已发掘19座古墓,出土墓志4方、3具彩绘漆棺、买地券1方,通过墓志、买地券和墓门题刻可确认属于张氏家族的墓葬11座,能够与墓志对应分别为张栋兄弟4人和其叔父以及3位子嗣的墓葬。该家族墓的考古发掘为研究明代家族墓葬制度、艺术及断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墓主为藩王府大管家




  据了解,该家族墓位于高陵县院张村北西光园区内。自2011年考古发掘以来,此地已发现19座古墓,出土墓志4方,买地券1方,通过墓志、买地券和墓门题刻可确认属于张氏家族的墓葬11座,能够与墓志对应的8座,分别为张栋兄弟4人和其叔父以及3位子嗣的墓葬。墓群内发现相关石刻匾,匾上刻有忍冬纹外框,框内阴刻墓主姓氏。


  据介绍,明秦藩知印即明代秦藩王府管印章的大管家,官位不高。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他推行分封制,将皇子皇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次子朱樉(shǎng)被封为秦王,位列诸王之首,藩王府设于西安。石刻匾文中的张三槐名张栋,别号三槐,世代居住在高陵,生于嘉靖1535年,卒于万历1585年,有夫人马氏、亢氏、李氏,共有三个儿子张应祯、张应祥、张应龙。


  "张氏家族成员中虽然并无高官,最高品级也不超过7品,但因世业农贾,家境富裕,所以其墓葬构筑十分讲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蒙研究员告诉记者,陕西地区明代中晚期墓葬一般多为土洞或砖券,包括明秦藩郡王、县主墓葬也为砖券,而张氏家族墓虽然规模不大,但全带有仿木构雕刻的门楼,精雕细琢。而且,明代石室墓在陕西地区本就少见,带有仿木构石雕刻门楼的石券墓此乃首次公布。



 

  明代妾室没地位


 


  已发掘的 M7 为四兄弟中老二张检的夫妻合葬墓,张检生前并没有入仕途,只因饥年赈灾,被朝廷表彰,授"义官",义官并无实职,只是荣誉称号。


  此墓为砖石混砌的三室,分别埋葬男主人张检和他的一妻一妾。其中,张检和妻马孺人墓为石砌,并有仿木构的门楼雕刻,葬具皆为一棺一椁,马孺人木棺虽然朽坏,但彩绘漆皮还有存留,可拼接出侍女守立牌位图案和缠枝牡丹等。墓中还出土了纯金镂孔凤凰牡丹葫芦耳环和镶宝石金簪。男主人张检的墓中也出土有金银簪等遗物。


  然而,相比张检和妻子马孺人的墓葬规格以及出土的金银配饰等贵重的随葬品,张检小妾墓室则非常简陋,不但为砖券,而且墓室后壁底部都为生土壁,墓内也未见棺椁痕迹,连封门都十分潦草,可见其生前地位十分低下。据墓志记载,因张检妻子无生育,遂纳妾,但妾也无子,故抱养侄儿为子。也许是身为妾室又无生育,才如此卑微。



 

  漆棺彩绘保护遭遇难题


 


  张氏家族墓另一项重大收获就是出土了基本完整的彩绘漆棺。目前,已提取了3幅漆棺,正在发掘的西区至少还有2具漆棺彩绘应保存较好,正等待提取。已提取的漆棺棺板上绘制有凤凰、牡丹、仙鹤和池塘小景等图案,色彩鲜艳,图案完整,且漆棺年代明确。


  池塘小景是花鸟画题材的一种,随着花鸟画的日趋成熟,该题材因其雅致、恬和、喜乐的蕴意而深受民众喜爱,遂被广泛引入到传统工艺中,成为装饰纹样的一种。宋代时该纹样已在缂丝、织染、刺绣、瓷器、玉器、金银器等工艺制作上有较普遍的反映。此次发现的漆棺彩绘"池塘小景"再现了墓主人生前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明代墓葬全国皆时有发现,尤其是各地明藩王墓已发掘不少,但漆棺大多朽毁不存。张氏家族墓彩绘漆棺保存如此完好且成批出土,实属考古史上罕见。"王小蒙表示,今后如何清理这些漆棺中的遗骸,并科学合理的保护这些漆棺彩绘不至于褪色朽坏,是考古工作者面临的文物保护工作上的难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曹操墓地面曾有建筑 或被儿子“毁”了
  • 专家:河南高陵一号墓是假墓 系曹操之妻“疑冢”
  • 唐代杨贲石刻墓志:曹操高陵第五方墓志佐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