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孙中山大总统亲自率队到明太祖孝陵拜祭。同一天,《民立报》以号外刊登南京中国银行开办广告:“民立报转各报馆鉴,南京中国银行今日开市。寒(注,寒指14日)。”
寻踪白下路23号,民国建筑师的“中国梦”
白下路23号的民国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三层,外部墙面采用泰山面砖,淡黄色,微带红。嵌缝用颜色水泥,配砖色。勒角用苏州石打光。
如今,大楼内空空如也。透过铁将军把守的大门门缝望去,蛛丝寂寞地在春风里打着秋千。附近一家商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好像是一家银行,搬走很久了,一直空着。”
根据资料记载,这座大楼是1933年在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原址上重建,设计师是陆谦受先生。陆谦受是民国建筑巨子,幼年随父赴英,1930年毕业于伦敦英国建筑学会建筑学院,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上世纪之初,建造南京中国银行之时,正是中国建筑业探索“新中国建筑”实践之时。陆谦受等人坚持“洋为中用”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新风格”的原则: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第一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第二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建筑要能充分地显示出我们这一个时代进化的特点,不要开倒车,使人家怀疑着现在是唐还是宋”;第三不能离开美术的原理;第四不能离开文化的精神,“就是说,建筑要能代表我们自己文化的精神。不要把中国的城市都变成了欧美的城市。”
于是乎,今天看到的南京分行这座小楼,正体现了陆谦受的建筑理念:小楼完全按功能要求合理组织平面,表现出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立面设计在表现现代建筑特征的同时,局部采用了中国传统装饰,整幢小楼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共处一体的表征。
1937年南京沦陷前,中国银行西撤至武汉,后来辗转香港到上海,在法租界设立办事处。抗战胜利后,1945年,中国银行迁回南京,先于建康路复业,次年4月1日,迁回白下路原址办公。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在抗战胜利后,来南京演出期间,曾居住在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内。
大马路66号,传说中的宝藏并不存在
在下关大马路66号西端,静静地矗立着一座西式三层洋楼。这栋建筑是白下路23号的姊妹建筑,民国时期,是中国银行南京分行下关办事处。
小楼始建于1923年,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是西方古典样式在南京的早期实例。小楼主体高3层、中央塔楼高2层,主入口设有6根足有两层楼那么高的爱奥尼亚式石柱支撑门廊,顶部石台雕刻有简约精美的涡形花纹。塔楼前后采用层叠式建构,由外向里层层推进。
沿着大门两侧的台阶进入一楼,穿过拱形的侧开式大门,可直接进入大厅。大厅入口处的地面是蓝黄相间的地板砖,楼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地板砖的年纪和房子的年纪是一样的。一楼大厅的墙壁上,还有一台英式壁炉,据说也和建筑同龄。壁炉后面的墙上,向内开有一扇小小的铁门,据说就是民国时期的金库。不过,如今这扇小铁门是随意敞开的,里面自然是一根金条也没有。
从建筑后部的转角楼梯拾级而上,窗栏上的雕花依旧、水磨石的扶手依旧、大厅里的英式壁炉依旧……
离开大马路66号,记者随意向路边人打听这栋建筑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表示不知道这里原来是银行,只有一位搞批发的蔡师傅说:“我知道这里是银行,听说蒋介石当年在这里留下了宝藏,所以每天都会有一些人过来寻宝。”
其实,要说有宝藏,就是这栋89岁的老楼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