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武则天亲自召见狄仁杰,当面询问他:“你当初为什么主动承认谋反?”
狄仁杰平静地回答:“假如我不承认谋反,估计我早就死在来俊臣的皮鞭之下了,又怎么能再见到皇上呢?”
狄仁杰以自己的机智逃过了一劫,但从此他也就和武承嗣成了死对头。
从生前算到死后
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信任令其他人望尘莫及。譬如,武则天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很少直呼其名。对于老年的狄仁杰,武则天更是显示出了温情的一面:朝堂之上,武则天特许狄仁杰不用跪拜;武则天还曾多次告诫朝中官吏:“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指狄仁杰)。”对狄仁杰可谓优渥有加。
在武则天的朝堂里,狄仁杰地位之崇高,无人可出其右。这让狄仁杰有机会对武则天之后的继任者做出从容安排。
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一直渴望成为太子,而武则天则犹豫不决。狄仁杰抓住机会,以亲情打动武则天。
狄仁杰对武则天说,立太子之事,事关重大,有很多因素应该考虑进去,但第一要考虑的是自己。无疑,人都是要死的,因此,我们才需要选定接班人。如果接班人选得好,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将被执行,自己的灵位也能被后人供奉;如果接班人选得不好,那么自己生前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推翻,自己将来的灵位也会被人抛弃。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接班人首先应该选择在血缘上和自己最近的人——只有血缘最可靠。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您应该立您的亲生儿子为太子。如果您立了您的儿子,将来您就是皇帝的母亲,配享太庙也是理所当然;而您要是立了武氏的后人为太子,那么将来您只能是未来皇帝的姑母,侄子让姑母配享太庙,这事似乎有些悬!
很显然,狄仁杰的话对于武承嗣很有杀伤力,最终也打动了武则天。她决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武承嗣最终失去了继承武则天皇位的可能。
这就从体制上保证了狄仁杰不会被武承嗣清算,作为副产品,李唐王朝也借此完成了复辟。
为了确保自己死后武承嗣不会死灰复燃,狄仁杰生前还精心挑选了自己的接班人,此人就是张柬之。
有一天,武则天向狄仁杰征求宰相人选,狄仁杰毫不犹豫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是个难得的人选,这个人虽然老了些,但却是真正的宰相之才。这个人一辈子没被人发现,如果您用他做宰相,他一定会为国家鞠躬尽瘁。”
于是,武则天将张柬之的官职由长史升为司马。
过了一段时间,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宰相人选,狄仁杰笑了一下,说道:“我以前曾经推荐过张柬之,到现在也没见您用这个人啊。”
武则天说道:“怎么没用啊?我早就把他升为司马了。”
狄仁杰不慌不忙地说:“我给您推荐的是宰相人选,您却让他去做司马,当然算没有任用。”
后来,张柬之果然被任命为宰相。
《唐书》记载,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去世。悲痛的武则天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悼词:“朝堂空也!”
当武则天病重时,宰相张柬之没有辜负狄仁杰的期望,果断起事,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完成了将政权回归李唐的政变。
不久,李氏重掌乾坤,狄仁杰先是被迫封为司空,后又被迫封为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