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调查队在山丹陈户、大马营、霍城、李桥等乡镇和山丹军马总场及军马三场区域调查到的这批近现代“岗楼”共40座,均为夯筑空心体,底部边长6-10米,高5-9米,内部自顶至底多呈方柱形、立斗形,个别呈圆柱形。有的带有螺旋台阶,有的空心以下挖通山体建有暗道设施,暗道进口一般有多条,均在四面崖坡底部。
因开垦耕地、挖掘取土、人为拆取木料、攀爬、牧羊踩踏、暴雨冲刷、风蚀、地震等人为与自然因素的破坏,“岗楼”顶部及四壁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损坏,部分墙体顶部坍塌。此外,还调查发现与“岗楼”形状近似、被当地称为“风水墩”的实心体瞭望台3座,均夯建在居住地周边较“空”地带,平面方形,立面覆斗形,夯土内夹杂栣木和木楔。
调查发现,防卫性掩体有红山防卫掩体、平顶山防卫掩体2处,均保留主通道、窑窝、环壕、岗楼、瞭望台等遗迹。如红山防卫掩体在大黄山西北侧边缘的红山顶部南北向“S”形山梁背脊开挖,东、南、西三面沟壑环绕,北端通往顶部道路被挖断。掩体南北长250米、东西宽8-30米。地表残存一条南北向的主通道,主通道两侧有若干小型窑窝,可容纳70-80人。山梁顶部还有周长600米的防御环壕,壕边土垄顶部残存围墙。掩体南端接一座空心岗楼,空心体以下挖通山体建有暗道设施并与掩体相通;北端有一座实心瞭望台,台体西侧整体塌陷。
记者了解到,这批岗楼、瞭望台与明代黄土夯筑的烽火台、敌台或驿站外形、体量大小十分相似,但均不带燧体设施,建筑形式、用材、功能各有不同,当地人称之为“防贼墩”。为了与长城沿线的古代墩台相区别,调查人员把这类遗迹暂名为“岗楼”。专家分析认为,山丹县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战乱频仍,当地百姓不堪忍受,就修建了自卫性的防卫设施,这批“岗楼”与掩体调查为研究此段历史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