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云顶山上至今残留着两道南宋年间的古城门,在这里,成吉思汗的铁骑遭遇到了最为顽强的抵抗。怀安军城与云顶山城也如实记录了宋代末年由传统城池到山城的转变。
本文摘自:《看历史》2009年8期,作者:萧易,原题:《云顶山:草原刮来的战争硝烟》
2008年春,金堂沱江河畔,南宋怀安军城正在发掘,宽阔的石板路与一个个柱杵暗示着古城昔日的规模,数十年前,当地农民在这里挖出了整整3000斤铜钱;怀安军城沦陷后,军民迁入云顶山,山上至今残留着两道南宋年间的古城门,在这里,成吉思汗的铁骑遭遇到了最为顽强的抵抗。怀安军城与云顶山城也如实记录了宋代末年由传统城池到山城的转变。
瑞光塔,在战火中保存至今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站在沱江边,远眺对岸的瑞光塔,晨曦中的沱江似乎凝成了一块绯红色的水晶,河水流过浅滩,划出一道道透明的弧圈。对岸,瑞光塔拔地而起,霞光在天空抹下一道道彩霞,其中一抹横亘于塔顶,久久难以散去,与黛青色的瑞光塔相映成趣。过去,不知名的鸟儿衔来种子,如今在塔身缝隙中已顽强伸出了枝桠,与瑞光塔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也让古老的石塔嗅到了生命的气息。
瑞光塔又名白塔,座落在金堂淮口镇蛇山上,面临沱江,通高33米,分为13层,以青砖、黄泥、白灰浆砌成。南宋末年,蒙古铁骑进攻南宋,南宋都城临安昔日寺庙众多,名塔林立,却大多在国破后毁于蒙军之手,瑞光塔却奇迹般的在战火中保存下来。
公元13世纪的蒙古军队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蒙古人骑着骏马,带着弓箭、套索、标枪、狼牙棒,所到之处,留下了死亡、战乱与屠杀。1225年,成吉思汗马鞭一挥,蒙军兵临西夏贺兰山下;1234年,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死于乱军之中。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无疑已经感受到来自草原的巨大杀机。
打开中国古代地图,南宋王朝的疆域,如同一只碗的侧面,碗面对着北方,临安在碗的东面,靠着东海,碗的西部就是四川。金朝灭亡后,蒙古军队打算从汉中入蜀,尔后顺长江而下,直捣临安。战国年间,秦国大将司马错从蜀地顺长江而下,一举灭亡楚国,遂有天下;三国年间,杜预从成都顺江而下,直达建康城,三国归一。得蜀则得天下,从古至今,历代王朝的马鞭,无不在四川抽得分外响亮。
蒙军的入侵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四川防线愈加残破不堪,在当时世界闻之色变的蒙古铁骑面前,宋军节节败退,丢掉了汉中、剑门沿线的军事重镇,退守长江,哪里还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
怀安军城,一座消失的军事重镇
沱江之畔,有一座南宋时期的古城遗址,唤作怀安军城。历史上,南宋王朝在矿产丰富之地设“监”;在军事重地设“军”,修建城墙、门楼,屯重兵戍守。
2008年春天,成都市考古研究所联合金堂文管所对怀安军城进行考古发掘,我来到古城时,发掘尚未结束。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遗址,一条宽约5米的石板路从中心穿过,两边用厚重的长条石层层叠叠垒成城门,纵然已埋藏了数百年,俯下身来,依旧能清楚地看到长石条上凹凸不一的刻横;路边,每隔数米便能看到一个柱杵,通俗点说,就是古代立木头的石墩子,如今,它已经空空荡荡,散发着一抹沧桑与凝重。
经过考古人员测量,城门长约50米,宽20米,正中的石板路便是过去的城门洞。中国古代城墙往往以石头、砖块垒成,中间是城门洞,城外是护城河,以吊桥与城内相连,城墙上建有箭楼、敌台、跑马道,遇到攻击,弓箭手在箭楼防御,士兵经跑马道往来。古城虽已残破,过去的格局应该大致如此。
30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也就是在怀安军城,一个农民在自家院子里挖地窖,“咣啷”一声,一锄头下来,地下的铜钱数都数不清。农民没有声张,悄悄把铜钱掩埋好,隔三岔五就挑着一担担铜钱到废旧品收购站当废铜卖。事后,人们才知道,铜钱皆是唐代“开元通宝”,足足有3000斤重。这个故事成为金堂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