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是青少年熬夜的主要场所之一。图为年轻人在山东青岛一家网吧上网玩游戏。
“夜猫子”越来越多
23%以上的中国人有熬夜的习惯。国际上把因使用电子产品而耽误睡眠或睡眠过浅的现象称为“垃圾睡眠”
“晚上与朋友聊微信,上网看看视频,玩玩电脑游戏,不知不觉就到了夜里12点。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看会儿手机,转眼就凌晨1点了。”江西南昌的年轻白领万伟说,即使工作日他也要到凌晨1点后才睡,周末会更晚。在年轻人中,像他这样的“夜猫子”越来越多。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睡眠指数》显示,23%以上的中国人有熬夜习惯,特别是一部分“夜猫子”,夜越深,精神头越足,他们可能会选择上网聊天、看影视剧、打游戏或者通宵KTV等。
大学生在“熬夜族”中占比较高。今年3月,重庆大学官方微信发布的《重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显示,凌晨0—2点入睡的学生人数占比达55.23%,凌晨2点以后入睡的也有4.55%。这意味着超过五成的受访学生经常熬夜。虽然学校实行严格的熄灯制度,但是由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有续航能力,大部分学生仍睡得很晚。
贾磊是北京某投资银行年轻员工,目前正在做境外资产并购业务。他说,中国跟欧美地区有时差,公司要求他和部门同事下午和晚上工作。贾磊一般下午2点去上班,凌晨1点回家。“你会发现,深夜12点,北京国贸一带的写字楼依旧灯火辉煌,‘金融民工’们为了赶进度还在挑灯夜战,我也是其中一员。”贾磊苦笑着说。
北京林业大学的大二学生倪启月说,宿舍平时晚上都是11点熄灯,但她和舍友一般会再玩一会儿,到12点后才睡。周末,凌晨2点熄灯,他们会玩到更晚。“虽然知道熬夜对皮肤不好,但如果要追剧,也情愿熬到很晚。”倪启月说,班上一些男生喜欢深夜打电脑游戏,可能睡得更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的作息规律。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不得不熬夜加班。一些行业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加班或者上夜班。公关、媒体、投行等行业熬夜情况较严重,熬夜人数占比接近或超过50%。
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医师刘艳骄认为,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兴起,吞噬了年轻人的睡眠时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躺在床上就能发信息、聊微信、刷微博、看新闻。手机上的视听娱乐也五花八门,各种游戏、视频、电影、音乐触手可及,“手机党”玩手机,常常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就熬夜了。在电子娱乐方式的诱惑下,人们为了一时快乐而熬夜,国际上把这种因使用电子产品而耽误睡眠或睡眠过浅的现象称为“垃圾睡眠”。
熬夜增加患病风险
熬夜会打破睡眠规律,使整个机体的运作节奏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系列健康隐患,引发各类疾病甚至导致猝死
今年6月,30岁出头的天涯论坛副主编在北京地铁站猝死,他生前常熬夜加班;欧洲杯足球赛期间,江苏常州一名女子因连续熬夜看球赛猝死;7月,中国传媒大学一名25岁的学生因经常熬夜猝死……类似的新闻并不鲜见。
刘艳骄分析,从睡眠医学的角度看,熬夜会打破睡眠规律,使整个机体的运作节奏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系列健康隐患,引发各类疾病甚至导致猝死。
于雷是某报社的年轻编辑,过去两年经常上夜班。上夜班以来,他的“啤酒肚”日渐明显,体重增加了不少。“凌晨两三点下班后,会感觉十分饥饿,忍不住去食堂吃夜宵,不经意间就吃多了。”于雷无奈地说,“白天睡醒已经是中午12点,起来后直接吃午餐,早餐就省了。”不久前单位组织体检,医生说他胆固醇明显偏高。
医学研究显示,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并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的。如果长期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修复过程。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熬夜者一般也是起床“困难户”,早上起床拖拖拉拉,错过了吃早餐的时间,或者随便吃点东西应付,上午工作基本处于饥饿状态。有专家指出,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患胃溃疡、胆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熬夜对女性身体损害更大。很多女性认为睡眠不足只是影响皮肤状态,其实不然。调查显示,经常熬夜的女性,如护士、空乘人员等,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5倍,而且上夜班次数越多,患癌症的风险越大。妇科专家认为,睡眠不足易导致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打乱排卵周期,出现月经不规律,随之出现孕激素分泌不平衡,从而引起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卵巢囊肿、卵巢癌等妇科疾病。
儿童经常熬夜会影响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刘艳骄说:“没有好的睡眠就没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就没有创造性。”他认为,儿童的记忆力需要在睡眠中得到巩固,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与睡眠有很大关系。如果儿童熬夜,睡眠时间没有达到其年龄段的要求,生长发育受影响,可能会出现多动症等问题。另外,如果儿童长期熬夜,过度用眼,可能会增加患近视的风险。
美国抗癌协会的研究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眠少于7—8小时的人,寿命递减;而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80%是短寿者。此外,熬夜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肥胖和中风的风险。
熬夜损伤要及时修复
最好不要连续熬夜超过3天;熬夜超过3天以上,务必停止熬夜1天。如果必须熬夜上班,建议晚饭少吃一点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及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和地区25916名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
“以前经常熬夜‘码字’,颈椎伤了,抬头都痛。”北京某高校的博士小李说,她喜欢把论文拖到晚上再写。“白天写东西没有灵感,晚上先玩到9点,然后开始写东西。好像只有在深夜的时候,思维和灵感才活跃。”小李说。
今年暑假,小李去北医三院看颈椎,医生说她的颈椎只是有点轻微损伤,可如果再长期熬夜,会很麻烦。除了治疗,医生建议小李合理安排作息,不要熬夜。
刘艳骄分析,从中医角度看,人体应与自然界的规律相适应,该睡就应当睡,熬夜会打乱人体昼夜规律,损害人体机能。“偶尔熬夜一次,不用太关注,只要第二天不熬夜,身体就能逐渐自然恢复。”刘艳骄说,平时应该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特别是睡眠习惯。工作或学习不拖拉,白天的任务白天完成。睡前应放松心态,静静地阅读纸质书刊,或者听听舒缓的轻音乐,营造良好的睡眠气氛。
刘艳骄建议,因工作等原因需要熬夜,最好不要连续熬夜超过3天;熬夜超过3天以上,务必停止熬夜1天;熬夜结束时,应适当做深长呼吸,放松身心。如果必须熬夜上班,建议晚饭少吃一点,这样,熬夜过程中即使吃东西补充能量,也不至于糖分、脂肪等在体内过度累积导致肥胖。熬夜时人体失水较快,要注意补水,可适当饮用白开水或矿泉水,但不能喝含有糖分的饮料。熬夜时,体温会相对下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熬夜消耗较大,如果需要补充能量,可以适当进食,比如一小碗热面。“熬夜费神费力,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刘艳骄说。
■延伸阅读
怎样一夜安眠
睡眠是人生大事。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想利用周末“补觉”,没想到越睡越困。睡眠过少则会让人感觉疲惫,无法集中精力,变得抑郁、焦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最终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要想一夜安眠,有什么好法子?专家给出几条建议:
一、坚决不睡懒觉。每天最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起床和睡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内部生物钟。周末“补觉”只能让你的生物钟紊乱。
二、睡前别看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射出蓝光,会抑制身体产生助眠的褪黑激素,建议把睡前读物换成纸质书刊。
三、卧室温度要降下来。身体核心温度下降是帮助人体睡眠的机制之一,一间凉爽的卧室有助入睡。至少要在睡前一个半小时洗完澡,用温水就好,千万别太热。
四、晚饭早点吃。身体需要时间代谢晚餐食物,否则易出现肠胃不适等,影响睡眠。下午3点后最好别碰咖啡。睡前喝一杯热饮,如热牛奶等,也可助眠。
五、定期运动。运动有助于睡眠,最好在睡前6小时左右运动,以防运动后身体过热,适得其反。
六、不要数羊。专家说,与其无聊数羊,不如关灯历数一天中发生的好事。如果半夜醒来,不要过分关注当时几点、已经睡了多久,只需默默努力重新回到睡眠中。
七、听音乐。舒缓的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有助于睡眠。
八、定期换床垫。床垫的软硬度与人的睡眠变化、压力等息息相关。一张床垫使用到7年时,就要考虑更换。
九、慎用助眠药物。各类助眠处方药物虽有助快速入睡,但会有各种副作用。尽量避免服用助眠药物,即便要用,也要控制在短期内,以免长期服用产生依赖性。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鑫报)